无阳极钠固态电池崭露头角 开启电池新纪元

来自 实验室仪器网

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无阳极钠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种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摒弃了传统电池中易燃的液体电解质,大幅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电池还摒弃了金属钠负极,避免了金属钠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枝晶,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能。这一创新成果有助于开发出更加廉价且能快速充电的大容量电池,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领域。

这种无阳极钠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速率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相比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其能量密度可提高30%以上,循环寿命也延长1.5-2倍。该技术在兼顾安全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电池的综合性能。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

传统锂离子电池虽然已成为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主流,但其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首先,锂在地壳中的储量有限,价格不断上涨。而钠在地壳中的储量约为锂的1000倍,同时也是一种更加环保的电池材料。

与常规电池结构不同,研究团队开发出的新型钠电池架构中,无阳极电池中离子直接在集电器表面通过碱金属的电化学沉积来存储,无需专门的阳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电池的电压和能量密度,还降低了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需要保持电解质和集电器之间的良好接触。

研究团队表示,新型无阳极钠电池结构稳定,可循环数百次。去除阳极并用钠代替锂,使新型电池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经济环保。创新性的固态设计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创新成果标志着无阳极钠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进一步优化和规模化应用,这种电池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首选动力来源,为绿色低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创新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能源》杂志。

» 仪器设备 购买 咨询

文章标签:固态电池科技创新科技研究科学科研动态 评论收藏分享

采购、售后(仪器设备提交仪器设备信息

发表我的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科研动态 »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崭露头角 开启电池新纪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