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新突破:微型传感器问世 可注入体内并降解

来自 实验室仪器网

6月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的臧剑锋教授团队、姜晓兵教授团队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晓东教授团队在医学监测技术领域取得了一项创新突破,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能够以微创方式植入身体并可降解。

生理参数确实是衡量人体生理状态的关键指标,它们对于医疗诊断、疾病监测和健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稳定获取人体内部精确的生理参数一直是医疗诊断和疾病监测领域的关键需求。

臧剑锋介绍,目前,临床获取颅内压力、温度等数据的主要途径是将有线且不可降解的电子探针经手术方式植入体内,细长、坚硬的探针往往需要深入体内几厘米到十几厘米。需要穿透皮肤和骨骼组织,这种探针无法自行降解,需再次手术取出,手术创伤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大小只有2×2×2立方毫米,就像芝麻那么大。采用生物相容和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可被安全注射进入人体内部,约1个月后能够在体内安全分解。无需再次开刀取出。这种注射方式创伤更小,恢复时间也更短。通过外部超声探头就可以无线监测颅内压力、温度、pH等生理参数变化。

据悉,与现有商业化有线监测设备相比,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甚至能够检测到人体微小的生理波动,如呼吸运动引起的细微颅压变化等,并在能耗、无热效应等方面表现出优势。未来,这种传感器还可应用于人体其它部位,有望为临床智能诊疗带来全新的技术范式。

相比其他方法,这项微型可注射式传感器技术无疑提供了一种更加理想的颅内压力和温度监测解决方案。它不仅能获取连续精确的临床数据,而且植入操作也更加简单便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风险。为医疗诊断和健康监测领域带来了革新性变革,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相信随着不断优化和应用。这项技术将惠及更多人群。

» 仪器设备 购买 咨询

文章标签:科技科研微型传感器科学科研动态 评论收藏分享

采购、售后(仪器设备提交仪器设备信息

发表我的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科研动态 »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新突破:微型传感器问世 可注入体内并降解
0